亲爱的朋友们,今天就是教师节了!每当提起“老师”,我们脑海中浮现的是教书育人、传道授业的形象。而在珠海国际仲裁院(横琴国际仲裁中心),有这样一群特别的“老师”——他们既是三尺讲台上的知识引路人,也是仲裁庭上定分止争的守护者。
您可能会好奇,这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身份,究竟能擦出怎样的火花?当法袍遇上粉笔,当智慧的光芒照亮课堂与庭审,他们又将如何演绎双重人生?今天,我们带您一探究竟,解锁这些“斜杠”教师仲裁员的共同点!
1 都是“逻辑控”:
严谨,是他们的职业底色
无论是精心准备一堂课,确保知识点环环相扣、层层递进,还是审阅一份复杂的仲裁案件,抽丝剥茧、厘清事实,清晰严密的逻辑思维都是他们的“看家本领”。他们深知,只有逻辑严谨,才能传道授业解惑;只有逻辑严谨,才能让裁决掷地有声,令人信服。
2都是“端水大师”:
公正,是他们不变的坚守
在讲台上,老师面对不同的学生,需要做到不偏不倚,因材施教;在仲裁庭上,仲裁员面对各方当事人,更要秉持中立,公平裁决。他们始终将“一碗水端平”视为职业操守,用专业和良知守护天平的平衡,无论身处何种角色,公正都是他们心中至高无上的准则。
3都是“沟通高手”:
智慧,是他们化解矛盾的艺术
一位优秀的老师,善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,将深奥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;一位杰出的仲裁员,则能耐心倾听各方陈述,用精准的提问和引导,促使当事人有效沟通,推动争议解决。他们深谙沟通的艺术,用智慧和耐心,搭建起理解的桥梁。
4都是“细节控”:
负责,是他们追求极致的态度
从批改作业时对每一个字词的考究,到审阅合同文本时对每一条款的细致斟酌,教师仲裁员们对细节的把握可谓入木三分。他们懂得,微小的疏漏可能导致巨大的偏差,因此在每一个环节都力求精准无误,以高度的责任感确保结果的完美。
看到这里,您是否也感受到了这群“斜杠”精英的独特魅力?他们身兼两职,将教育的智慧与仲裁的严谨完美融合,不仅为我院注入了强大的专业活力,更展现了新时代法律人的责任与担当。
值此教师节之际,我院向所有辛勤耕耘在教育战线、同时又默默奉献于仲裁事业的教师仲裁员们,致以最诚挚的节日问候和崇高的敬意!感谢您们,无论是三尺讲台还是仲裁庭,都以匠心坚守,以仁心为民!
祝愿所有教师仲裁员:节日快乐,桃李芬芳,仲裁事业蒸蒸日上!